马向阳自加入轧钢厂以来,认真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,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各项工作,解决各类设备问题,尤其在设备事故故障率、电气设备管理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在全公司设备管理中,轧钢系统设备尤其重要,设备运行不稳定因素较多。为实现轧钢厂制定的故障率目标,自2016年1月开始,马向阳每月坚持组织两次设备联查及一次设备互查,让每个车间均可取长补短。并且重新制定了设备联查评分标准,将现场问题较为突出的跑冒滴漏、岗位四会、点检记录、三方分工等作为联查重点,以保证轧钢厂设备的稳定运行。自组织设备联查以来,轧钢厂故障率及事故故障频次有明显降低。2015年轧钢厂全年平均故障率为0.98%,事故频次4次/月。2016年1-3月份,轧钢厂平均故障率降为0.52%,事故频次1次/月。
作为设备管理者,马向阳认为,保证设备平稳运行只是基础工作,让设备便捷好用、更能满足生产需要,才是设备管理者的真正价值所在。
为了尽快解决公司盘条有不同程度划痕的现象并满足使用要求。本着节约成本、修旧利废的理念,马向阳提出把新区原轧钢三车间打包机下线废旧防滑板加工后,镶嵌到“C”型钩横管上表面和侧立面上,使线卷与“C”型钩杜绝金属撞击和摩擦,以解决对线卷划伤。目前东区各线均已完成改造,达到了预期效果。
轧钢系统1、2、3、4线炉前称重系统存在误差较大,无法准确称重,外委改造4套设备需60万元。为减少外委费用,马向阳连续加班加点奋战十几个工作日,利用原有电气元件、废旧油缸及工字钢等重新自主制作称重系统。调试后,精度达到了千分之二,能够满足使用要求。
西区轧线自动化程序存在活套不能正常投入,机架间张力不能消除,造成成品料型头尾耳子过长,中间料型间歇性不圆或出现耳子;3#飞剪切头不稳,切头长度设定过长;过钢时A、B线相互影响等问题,马向阳反复到现场勘察研究,终于拿出一整套完整的应对方案。马向阳通过对装置特性进行调整,加装PDA监控软件找出程序问题,并对其进行改良与优化,增加轧线预精轧、中轧机组咬钢速降补偿、中轧机组单双钢速度补偿。轧线程序调整后,轧制φ6.5线材头尾耳子明显减少,切头长度误差也由原来的300mm甚至更长控制到了40-50mm。
卖啥吆喝啥,干啥琢磨啥。马向阳做设备管理,就一门心思地要让设备平稳运行,要让设备高效低耗,要让设备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生产,为公司创造更多效益。事实证明,他所有的心思都没有白费,设备稳了、生产顺了、各项指标提上来了,这是对他,一个设备人,最好的回报。 |